百万女性大游行 | 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屋子里的树
微信ID: treeinthehouse
曾经从《岩石上的梦想》的作者紫瑄那里,得到这本饱含情怀的传记,书里记载了围绕着社会活动家马丁•路德•金(MLK)的雕像的轶事。这尊雕像矗立在美国华盛顿国家广场,林肯纪念堂附近,是那里唯一的纪念普通公民的雕像。这本书让人看了会有双重的自豪感:一是因为MLK所代表的平等尊重的理想与激情,二则是因为雕像的作者,竟是大洋彼岸的中国人——雕塑家雷宜锌,充满波折和挑战的塑像过程本身,也是闪耀着励志与人性之光。
MLK作为黑人领袖,倡导的是非暴力方式争取权益的抗争,为此他还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然而享受胜利成果的绝不止黑人,还有其他受到种种歧视的少数族裔,包括我们华人在北美的出境也因此大为改观,所以说中国雕塑家为MLK塑像也是尤其的殊荣,有特别的致敬意味。
1963年,在林肯纪念堂前,MLK向集结多达25万的示威人群发表了著名的演讲《我有个梦想》,这是民权运动的历史性时刻,他当年所站立的地方也成为一个永久性的地标。从那时起林肯纪念堂前也发生过其他的大型集会,如1967年十万人反战游行、1995年百万非裔大游行,因此这个地点在人权斗争历史上有特别的意义。1968年,MLK遇刺身亡,多达30万人出席了他的葬礼,后来美国把一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一设定为国家法定假日,称为MLK日。每到这一天,人们反思的是社会进步、民权状态、平等博爱、种族歧视等。
今年的纪念日有什么特别?
今年的MLK日(1月16日),鉴于美国政治局面当前的混乱不安,尤其让人感觉,革命远远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多多努力;就黑人平权运动本身来说,反抗警方滥用暴力的“黑人命也是命(BLM)”运动也正是高潮未退,与MLK倡导的非暴力恰成鲜明对比。
巧的是,1月20日是新总统登基大典的日子,这位集各种反传统我行我我素作风于一身的新晋总统,在选战期间不知得罪了多少人,从穆斯林、墨西哥人、黑人、女性、残障人士、老兵、同性恋、新闻媒体、好莱坞、科学家甚至中国和地球,全都羞辱了个遍,迎接他上台的拥趸们的欢呼必然淹没在响彻全城乃至全国的抗议声浪里。多达几十个民权组织已经宣布,要联合起来,从MLK日到登基日的五天里,进行连续五天的抗议,号称重新夺回MLK日,跟川普上台所助长的各种仇恨、排斥、分裂、歧视以及压制作战,这五天的计划分别是:
1月16日:“重新夺回MLK日(#ReclaimMLK )”集中抗议
1月17日:抗议“穆斯林恐惧症”
1月18日:抗议驱逐无证移民、抗议对环境保护的阻挠
1月19日:劳工、性别方面的平权,及学生抗议活动
1月20日:加冕登基日,所有市民上街抗议
名词:女性主义(Feminism)
又称女权主义,是以女性的社会、经济、文化地位为突破口的平权理念和行动,着重于了解和解决性别不平等的问题,涉及生育、家务、家暴、教育、产假、薪酬、骚扰、歧视等方方面面。女性主义针对的对象是父权体制,又称男权体制,即基于权力等级的现存体制,因此女性主义的目标是推翻不平等而建立平等,使得每个人不再因为性别、族裔、健康、外貌等因素而受到体制性的区别对待。
那么女性什么时候大游行?
然而更大的高潮还在后面。去年的关键词是“超现实”,这其中包括一场不可能的大选、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希拉里的败选可以怪投票机制、怪选前意外的黑客攻击,但实际上最大的因素是人们心目中的性别主义。从希拉里宣布竞选开始,她就面对额外的性别主义阻力,她的性别让广大的内陆地区的人们思维角度受观念认知的限制,却让一个集各种无底线、厌女症言行不断的人胜出。这一切也激起了全美女性无法忍耐的怒火,她们决定将在他宣誓就职的第二天,在林肯纪念堂前进行一场声势浩大的百万女性大游行(Woman's March)。或者更准确地说,女性发起但是面向所有人的游行。
然而消息传开后,相关人士恼羞成怒,竟然史无前例地把纪念堂及周边重要集会地点都划为禁区,以阻挠这场女性运动的顺利发声。但他们越阻挠,斗士们越不会退缩,于是抗议范围将覆盖全市的主要街道,在全国其他的城市也将同时掀起响应。
女性从事公众活动要面临的挑战比男性复杂。从希拉里参选,她就因为自己的外型和气质受到品头论足:男性可以大腹便便举止粗鄙,女性则必须外型秀美举止典雅;放在男性身上称之为霸气的攻击性和武断,放在女性身上就是负面的;女性的生理期常被认为会左右她的判断,男性的精虫上脑或老来阳痿却从来不是因素……事实上,单就领导力而言,据调查显示,在“领导力”的以下十项内涵上,女性总体上比男性更胜一筹:做事主动;一致诚实;注重结果;自我发展;培养他人;启发他人;建立关系;合作精神;驾驭改变;长期目标。相对地,父权体制则更倾向于服从领袖的个人意志。看看川普的例子,他凭着个人意志,可以不理睬利益冲突、不回避裙带关系、不在乎指鹿为马和藐视他人。
人们为何不投票给希拉里,与男女选民各有自身特有的性别主义观念有极大关系,有近一半女性选民投给川普。女性有人仍然认为,希拉里作为女性想从政就是毫无女性魅力的表现,怎能选她?保守男性不选希拉里,可以是认为女性怎么能当总统?这是触犯“天律”,天律就是女人的天地只能是厨房和卧室,化妆和选美.....
人们又有思维的惰性,举一个相关的例子,面对如今充斥网络的假新闻、标题党,有多少人不假思索地立刻转发?我们的思考判断能力本是一项天赋,是人类千万年来得以进步的依靠,碎片化、瞬时化的沟通交流使得理性受到大力阻挠,跟时下反智主义的兴起不无关系,同时造成了信息环境的污浊,于是男权思想更加得以水摸鱼。社会的改善,需要人们开动脑筋,明辨思维。
名词:性别主义(Sexism)
又称性别歧视主义,指基于人的性别差异而对人下结论,通常是负面的结论,比如男尊女卑、贬抑所谓女性气质,比如认为男女不同就如金星和火星的不同。这是把性别作为人的本质、维持和再生性别等级结构的信念和实践。女性主义跟性别主义对立,拒绝把性别差异作为等级对待的理由。
女性游行的诉求是什么?
曾经有这样一则广告,着重于川普的厌女症、性侵犯,列举了他的种种相关言行,并催促人们去问问自己:你希望你的女儿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文化里?川普的“抓她X”言谈则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川普的危险在于他的示范效应,让社会上无数的人有学有样,像梅姨的金球奖演讲所指出的,一个这样的人居然成功了,并且在位居高位的同时对弱者进行攻击,那么我们所有的人都是输家。家长们面临的最头疼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跟自己的孩子解释,他是个霸凌他人的坏孩子,然而同时他又必须是我们敬仰的最高领导者。
虽然叫做“女性大游行”,但参与者绝不限于女性,而是所有关注女性权利的人,这包括所有认为“男女平等”的人。谁是女权主义者?像希拉里1995年在联合国妇女大会上掷地有声地指出的:女权即人权,争取女性权利的斗争就是人权斗争的一部分,就是MLK理想的一部分,就是每个感受到性别主义、并希望改变它的你你我我的使命之一,关注女权跟关注其他的反歧视、要平等的运动是一完全一致的。因此,我们才不惜篇幅介绍了跟MLK日的渊源。
女性权利包括方方面面的奋斗目标,比如生育自主权,包括怀孕的意愿、堕胎的意愿、避孕的权利;比如人格尊重,免于受到各种性羞辱、性骚扰、性侵犯的权利;比如同工同酬、同等的受教育权、同等的家务职责,反对招聘歧视和职场天花板;比如媒体和广告对于女性的物体化、装饰化,对女性内在价值实现的漠视和贬低……这场游行的参与者肯定会代表女权运动的方方面面,但核心是两个词:“尊重”和“平等”。
平等、独立、自由,我们诉求的是理念,不是唯性别是问,因此即便川普提名包括华裔赵小兰在内的若干女性进入内阁,从她们的言行来说只是依附权势的成功,而绝不是女权的胜利。已经有无数人抵制川普的登基仪式,包括拒绝打开电视收看、拒绝参加艺术表演等,甚至有国会议员也拒绝参加,但是更激动人心的是一些社会名流也将直接参与抗议活动中去,也有普普通通的男性,他们为了自己的女儿、妻子、同事、学生、同性伴侣……为了他们和她们所面临的歧视而走上街头,这是人性深处的同理心、同情心拯救自身,将是一场史诗般的活动,我们都来做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岩石上的梦想”矗立在广场就是一个光辉的符号,如今面临“梦想上的岩石”,不管石头再重,梦想终归会像普罗米修斯一样把启蒙和光明播散开来,而这石头有一天终归会变成指环上的小小装饰品,而它的本质乃是我们的战利品。
物化(Objectification)
常常又意味着“性化”,就是把女性当作装饰性物体或者有使用价值的物体,比如车展上的女郎、广告里的摆设、以及某些择偶标准。这种使用价值有时是观赏性、可想象性,有时是服务和奉献价值,有时则把女性离解成身体的局部,通称为男性视角。物化有时候也针对男性,但这并不代表女性权力的进步,而是相反的,因为物化其实就是对人性的压制。被物化的个体,也就被否决了独立性,成为被操纵的对象。
怎样参加或支持这场活动?
女性大游行将从国会山前的独立大道和第三街开始,由此沿着独立大道游行,预计将在白宫南草坪附近的椭圆地带解散,由于开头谈到的阻挠因素,将不能按原定的期望在林肯纪念堂前聚集。但是这对于整个游行而言已经不重要了,多达1200辆公交大巴将开进首府,相比此前一天参加就职典礼的200辆,声势可谓浩大。很多人从外地开车过去,显然,把车停在城外的地铁站附近然后达成地铁是最明智的选择,包括自行车在内的交通工具都不可能进入游行区域。
主办者从一个简单的Facebook网页起步,获得了十几万人的志愿签名,后来建立了专门的网站(www.womensmarch.com),这个网站上有详细的信息。显然不可能所有人都前往首都,因此全国各地有将近三百个“姐妹游行”相呼应,遍及每一个大城市,甚至加拿大城市也将加入响应。
更重要的支持来自每个人的观念自检:如果我们对社会文化里的男权言行、对各种形式的歧视增加判断力,并且从自己做起拒绝同样的言行方式,我们就是进步的力量。关注弱者、边缘人群的权益和价值,就是关注每一个人;从自己身边的小事上体现觉醒的意识,就是在一起改变世界。欢迎扫码订阅我们的女性主义文章,比如这样的主题:
• 物化女性的十个表现
• 什么是强奸文化?
• 女性主义家教要诀
屋子里的树
Feminism as Humanism
作者:周宇
延伸阅读《从里根到川普“让美国再度伟大”这个口号成功在哪里?》《谁是爱国者?谁是敌人?》
《女儿亲历佛州机场惊恐枪击案》
本文转载自“屋子里的树”微信公众号,内容不一定代表“美国华人”微信公众号立场。
美国华人
一个客观公正的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微信公众号:ChineseAmericans
网站:ChineseAmerican.org
投稿请邮至:editor@ChineseAmerican.org
阅读原文
阅读“美国华人”精选文章